ERTLAND
"I was did very technical work in Canada,and the pay only higher than I'm here do nothing in construction a little bit " (“我在加拿大從事很技術性的工作的工資只比現在在悉尼工地什么都不用做高一點?!币晃磺嗦门龅降募幽么笮「缛缡钦f。
?圖文 ? Nick??
出品 ? ertland ?編輯 ? 阿飄
?說經驗?
?
- 開始之前的準備 -
? 銀行卡,稅號,養老金賬戶:跟所有白工所需求的東西一樣,也是所有WHVer登陸澳洲打工前第一件需要做的事,具體攻略請大家參考其他文章,這些網上有太多詳細的攻略了我就不細講了。
??白卡:根據澳洲的法律,所有在工地工作的人一定要有白卡。這是為了保障大家在工作中知道和判斷所有在工地中的危險元素以及如何去避免,,總之為了大家各自的安全,我建議你們一定要自己考,不建議上網找代考。
??如何考白卡:一般來說,人需要已經在澳洲,然后上網在澳洲GOOGLE搜索White card,出來的第一頁結果的網站都可以用。白卡是全澳通用的,提供網上課程一般是昆士蘭州和西澳的,昆士蘭州的最便宜,都是在四十刀左右,而我當時也沒多想直接找了家最便宜的就報名把錢交了。
得到付款確認后就可以開始學習課程了,課程的教案過一遍大概四到六個小時左右,可以邊看邊考筆試內容,這部分只要你用心看很容易就會通過了,順便學習一下澳洲法律的健全。對于我們來說最難的部分就是電話考試了,這對你本身的英語聽力和口語有一定的要求,但是一定要有信心,因為你可以對著電腦邊看教案邊回答考官的問題,要是沒聽清可以主動要求考官多讀幾遍或者換一題,大概四五個問題左右。
之后把所有考試的步驟結束后就剩下身份證明提交,帶著護照復印件和護照去附近的警察局花兩分鐘蓋個章,然后用手機拍照提交到網站后就完成了。還有要求提供USI,這個你只要按照網上提示的步驟走完就可以馬上申請到了。
待到所有步驟和審核結束后,他們就會給你發可以臨時工作的電子文件,復印出來就可以用了,再等上幾天后白卡就會發到你的地址了。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去報現場的課程,我朋友在悉尼花了一百刀上了一天課就拿到了臨時文件,不過實體卡等了好幾個星期才拿到,據說還有一些地方提供中文課程,大家好好斟酌找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 白卡申請指南??(高富帥搬磚工/砌墻工!就是這個?。?/b>
??裝備篇:上完白卡課程你就會知道進入任何工地一定要穿戴最基本的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就是:頭盔,鋼頭鞋,熒光衣。
這些都可以在KMART買到比較便宜的,大街上也有很多專門賣這些東西的店,看到哪里擺著一大片熒光衣服的話往里走就是,看自己預算范圍內挑就是了,我個人建議再買一份工地手套,可以很好的保護好手不被割傷。還可以買一份口罩,在粉塵環境下能少吸點,當然稍微厚道的工地都會提供的。
? 簡歷:一份好的簡歷能讓你得到面試或工作機會的幾率大大增加,然而我們找的是工地的工作,問題是我們在準備找工地工作之前,大概沒有人會有相關的工作經歷吧,而澳洲又是一個非常注重工作經驗的國家,你要是做一個很誠實的人的話很可能一個星期你連一個電話都接不到。更有趣的是在我工作這幾個月來,工作經歷真的一點都不重要,因為你干的活叫Labourer,也就是雜活工,只要你能聽得懂主管給你下達的命令,和有夠用的力氣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關鍵幾個點是去掉或一筆帶過你在國內那些高大上的工作經歷,然后根據你自己情況可以說你在國內某工地兼職過一段時間或者曾經幫過家里七大姑八大姨修房子等等,記住一點就是在面試的時候被問到一些細節你一定要說得出來。
然后在GOOGLE搜索關鍵字Backpackers resume,再點擊圖片那你就可以看到各自類型的簡歷格式,挑你喜歡的照著弄一份屬于你自己的簡歷就可以了。記住,學會用好GOOGLE,你就沒有什么機會做那種在哪都很討人厭的無腦伸手黨了。
?
- 如何找到工作機會 -
??中介:這是我首推的找工作方式也是我最熟悉的,特別是在悉尼,數不清的中介讓你根本不用擔心沒有工作這件事。
因為澳洲的勞動力一直居高不下,再加上養一個全職員工的成本非常高而且如果員工過多的時候經常會有一群人站著瞎瞪眼的情況,但有時候會有幾天特別忙的時候靠現有的員工又忙不過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孕育出了很多這種臨時工性質的中介。而悉尼這方面的中介幾乎都是不收費的,只是單向對雇主收費,我問過我的老板,如果雇我一天八小時的話他得向中介付大概300多刀,而我的收入是200多一點的工資,剩下的除去保險等就是中介的利潤了。而我很好奇的問為什么不上Gumtree發個招人貼分分鐘可以用更低的價格找到一堆人,他說這樣做風險很大,尤其是你對你招的人一無所知的情況,要是他受傷了或出了什么事,對老板來說是個很大的麻煩,而直接打電話給中介要人,只要多花點錢,他不用擔心任何事,甚至今天這個工人出事受了傷斷個手什么的,所有解決流程和費用都是中介的事,他只要打一個電話,第二天就能換個人過來繼續為他工作。
現在在悉尼工地中介的平均工資是25刀每小時左右,加上每次17刀的旅行補貼,加上法律規定的養老金。超過八小時后是1.5倍工資,超過十小時后是2倍工資,周六是前三小時1.5倍工資,超過后全部按2倍工資算,周日全部兩倍工資(當然這是大部分正規中介目前的行業標準,個別中介用一些花樣不給超時加班工資的我也聽說過,大家不要去就是了)。
一個星期內不加班的情況下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八小時的情況下,周薪分分鐘過千,要是稍微加點班加上有周末工作機會的話,周薪過1500也沒有什么難度。
雖然以上聽起來很美好的樣子,但是中介跟你簽的也只是臨時工性質,沒有任何固定工作保證,甚至可能你去簽了一家中介從頭到尾都沒給你打過電話的情況也有,而我經常都是每次中介給我的工作都只是一兩天而已,這種情況下我的解決方法是同時簽多個中介,我目前就有四個中介,每次在我第二天還沒有工作的時候,我會挨個把我有的中介全部聯系一遍,在這種情況下一周也至少有三四天的工作。雖然我們和中介的關系是互相挑選的情況,他們給你工作的時候時間不合適的話你是可以拒絕的,但是最好還是不要同時找太多,能維護好手上這幾個就已經有相當多的工作等著你了,當然如果現有的中介不能夠穩定地提供給你工作就要開始著手多簽幾家中介了。
??如何找中介:一般青旅的工作信息墻都貼滿了各類中介的海報,如果住青旅的可以在那留意一下。還有很多背包客都是在長住青旅的,男生中大部分都是在工地或倉庫工作的,有機會跟他們好好聊聊會得到很多靠譜中介信息。有時候在Gumtree搜索工作的時候也會看到很多中介發布的信息等等。
如果在悉尼的話可以直接參考以下中介名單,都是我工作過或者來自朋友推薦的,大部分靠譜。
Fusion People:?這家是我工作的中介中工資最高的一家了,工作都是工地或者倉庫,工資27+每小時包括養老金在內,工地的工作每天有17+的交通補貼。
Dragon Labour Hire:?工資23+,交通補貼17+,工作機會非常多,我碰到我的天使老板的中介。
ASTAR:?這家其實幾乎沒有工地的工作,主要是倉庫或者ZARA H&M這種做做理貨等等非?;竞秃唵蔚墓ぷ?,如果在工地的工作太累可以找他們給你一些輕松愉快的工作,這個中介女生也可以去哦,時薪在24+。
其他:Dunwood,Hays,labour king, eir, momentum, action civil, labour hire, advanced group,swift,workforceXS.....這些都是我碰到的朋友工作過的中介,我都沒去過,條件不會差太多,都值得試試。
知道了中介名字后,可以在谷歌地圖的軟件搜索,會找到這個中介的地址網站還有電話,先在他們網站逛一下看看有沒有招聘流程,有的話按照他們寫的來行了,有些是先在網站上注冊個人信息,沒有的話就打電話說明來意,預約面試時間。更激進的方式就是帶好所有個人資料簡歷直接登門拜訪,要是他們不忙的話有很大機會可以當場簽約。
值得注意的是在面試的時候一定要表現出自己的英語能力讓他們信服你可以正常溝通和你有可以在工地工作的體力,還有相關的經驗。有些要求之前工作公司的聯系方式的話你可以說在中國等等,當然我在找中介之前在做過工地黑工幾天,我直接坦誠跟他們說了,只是把這幾天經驗變成一個多月。
總之,如果你沒有達到給你面試的中介的要求,就算他們給你簽了那些文件,他們也會把你的優先級放到比較低的位置,只有到實在找不到其他人的時候才會去找你。換位思考一下,他們會為了保留住現有的客戶盡量提供更高質量的勞動力。
? 招工網站:相對于背包客來說,Gumtree和一些facebook群組比較容易找到工作機會,有一次我在Gumtree發了一個找工地工作的信息,簡單介紹了下自己,然后那一天我大概接了十多通電話。。。
如果對英語能力比較沒自信的話,可以找幾大華人澳洲論壇或者去買幾份中文報紙,看看里面的招聘板塊。而那些正規的招聘網站像SEEK之類的,對于沒有相關經驗或特殊技能來說是比較難的。
而這些網站找到的工作機會大部分都是黑工性質或者ABN,優點是大部分準入門檻很低,缺點就是工資水平也不高,最低到15刀的時薪都特別多。當然我也做過一些黑工,不過因為我個人要求比較高,做過的黑工最低都是25刀起,低于這個我都寧愿拿這時間來睡覺。
當然Gumtree里面也有很好的工作,我一個朋友就曾經在里面找到持續兩個月的工地雜工的工作,時薪30+,晚班的時薪是35+,工作內容還都是很基礎很輕松的事,在土澳這個國家真是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做工地,確實可以考慮隨便找個黑工試試幾天,我當時心里預期定得特別高,結果做下來很沒有預期的那種累的程度的一半。所以也就慢慢做下來了。
我跟一些其他做工地的中國背包客交流過,他們很多人都是跟著華人老板做些有點技術含量的東西,做塑料板或者水泥裝修等等。有一些甚至要自己花錢去買相關的工具,好處當然是工作的時數很固定,而且還能學到一門手藝。工資也是隨著你的經驗上漲,不過很可能你要自己買一些昂貴的相關工具。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考慮。
不過如果你決定要做黑工或者用ABN付錢的工作的話,一定要最大程度保障住自己的安全,因為相對于白工或者中介來說,你沒有任何保障,特別是你自己本身也沒有保險的話,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因為你自己在承當這個風險。當然你確實也能在出事后,去告他們,這是一個非常耗時耗力的過程??傊?,我的建議,最好不做,如果要做的話,碰到你覺得危險的工作,一定要勇敢拒絕。我記得有一次中介給我的工作涉及到重物搬運,其中一個背包客直接給雇主說中介沒有提及這項內容,他拒絕工作,然后打電話給中介大罵了中介一頓后就離開了。我頓時覺得他簡直太酷了。
? 朋友介紹:說實話,不論什么找工作方式都不如朋友介紹來得高效有用,特別是親近的朋友。朋友們在那工作過,知道工作的內容,知道同事和老板的脾氣,也了解工資和工時情況,如果你知道了這一切還喜歡這個工作,那完全沒有任何試錯成本。特別是他們有招人需求時,一定會先問現有的員工有沒有推薦的朋友,或者你朋友離職,他可以直接跟老板說讓你頂替上崗,一方面老板信任他肯定也會直接信任他的朋友,面試難度都小很多甚至沒有面試,這對于雙方都是非常高效的方式。只有這種方式都找不到人時,老板才會把招聘需求發到網站上,這時候你就要直面于所有背包客,留學生,當地人們對這份工作的競爭了。
我在青旅就常常碰到這種情況,一對剛認識的朋友那個相見恨晚,在得知這個朋友在找工作時直接說我正準備離開了,我跟老板說下讓你頂替我吧,然后這個剛來澳洲幾天的背包客就這樣得到一份靠譜的工作,有時候運氣真的就很重要。而我大部分中介的名單也都是來自我在青旅認識的朋友給我推薦的,還有工作時的其他背包客。所以我真的鼓勵大家多跟世界各地的背包客們多多交流,總是不經意間得到驚喜。
?
- 找到工作之后 -
能走到這一步已經離過千的周薪非常接近了,其他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做好工作來保持住這份工作了。如果的在中介工作的話,建議住的地方盡可能靠近市區的火車站,這樣來回變動工作地點依然能省掉大部分的通勤時間。還有要自己準備好自己的午餐和早餐,幾乎所有的工地的休息室都會有微波爐和冰箱,可以提前準備到了工地后就放冰箱里,休息的時候加熱一下就可以吃,因為大部分工地附近都很可能買不到吃的。我的私人建議是不要弄太多三明治,剛開始覺得三明治真的是太容易準備了,去超市買點東西,然后十分鐘就可以準備好明天的早午餐了,盡管我給自己做的三明治都很豪華和好吃,但是不到一個月后我變成了三明治一生黑,現在一看到三明治我的胃都要先抽搐一下,我那些土澳朋友試圖拯救三明治在我心中的地位,但是幾輪下來后他們接受了我對于他們所熱愛三明治那份從生理到心理所厭惡的事實。
大部分工地上班時候是從早上七點到下午三點半,九點左右會有一個帶薪的15分鐘SMOKO休息時間,十二點開始有半小時的午餐時間。這是工地的標準,個別工地可能會有出入,我碰到過特別嚴格的也碰到過特別放松的,最放松的工地15分鐘的SMOKO大家都嘻嘻哈哈玩到半個小時才慢悠悠地去工作,午餐就被自動延長到一個小時了,主管也完全沒在意,依然給我算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當然你也可能碰到工作到一半后主管發現沒事做后直接叫你回去,如果加班的話,他們會問你愿不愿意加班,如果你確實有事也不用擔心直接拒絕就是,沒有的話想著加班工資還是留下吧。
拿到工地的地址后,先用谷歌地圖查一下怎么在第二天七點之前到達,谷歌地圖里有這個選項。想要表現好的話,最好提前十分鐘到工地,把手上的事情全部完成,打電話給負責人說你已經到了。之后見到負責人相互介紹后會有一個簡單的INDUCTION,也就是簡短的入職培訓,介紹下工地的大概情況,然后休息室廁所,急救裝備還有負責人辦公室等地方的位置。之后就是問問具體的工作內容了,如果你沒聽懂,一定不要裝懂,可以問他“Can you show me? I didn't get what you mean.”之類的。特別是如果被要求用一些工具的時候,不會的話也一定要給他們說清楚讓他們給你示范一遍。當工作完成后及時向主管匯報和問接下來的具體安排。至于手機最好就放包里,被主管看到你在工作的時候看手機是一件挺不好的事,特別是你還不熟悉這個工地的情況下。而在碰到重活的時候不要逞強地追求短時間的高效率,想著怎么做能夠更長久地持續下去更重要。以上這些都是我的天使老板告訴我的,他說他更喜歡聰明的人而不是只會用蠻力干活的。
只有做好這些讓主管放心了,他們工地如果第二天或者接下來還需要人會直接找中介把你叫回來接著工作,而且很可能就這樣長期在那做下去了。而中介通過主管的反饋也知道你的靠譜情況,會把你的優先級提高,得到工作機會越來越容易,到時候就變成是你挑工作了。相反,如果你確定好工作后沒去的話,或做得很糟糕被主管找中介投訴,基本上你就被這個中介拉黑了。
工作結束后會需要簽Timesheet,就是上班時間表,方便統計你上班的具體時數,按中介分紙質和電子版的,紙質的在去工作之前記得提前打印好,然后寫上開始上班的時間,休息的時長,結束的時間,然后找主管簽字確認再傳給中介。電子版的只要在手機里記好自己的時間,在周五晚上上網站把時間填上就可以了。
至于大部分人關心的工作內容,有些中介可能大概會提及,主要是涉及重物搬運。其他都是只有你到那里后才知道你要做什么,有時或者說大部分時候都是一些非常輕松的工作,甚至會無聊到你不知道如何去打發這段時間,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是在思考為什么這個公司需要把我雇過來,明明有我沒我真的是沒有任何區別,難道是在做慈善?直到后來我在微博看到一個澳洲建筑工人的視頻,熱評第一的總結真的太精辟了。
如果還有其他背包客陪你一起無聊的話,大家擺擺龍門陣還有意思點。我跟很多人討論過這個問題,那些無趣而簡單的工作做久了之后工資的刺激就沒那么有用了,就想怎么辭職了,因為時間過得太慢了,我一個朋友通過中介拿到一份一周固定六天的工地工作,非常簡單和無聊的工作內容,而且工地只有半小時的距離,做了一個月他覺得失去了人生的意義,一周1300刀的工資都拉不住他辭職的決心。甚至在澳洲的工地上還有一個謎一樣的神之工種,待在電梯里幫大家按一天的電梯,工資待遇也是一樣的,這也是所有工地人最愛調侃的人,我也碰到一個英國的背包客跟我說他做過三個月這活,真的是TMD無聊了。所以我總結最好的工作是沒那么難,又能一直保持有事做,還有一群能說會道的同事是最完美的。當然三個多月的工地時間里我大概也碰到過七八天那樣很累的體力工作,碰到這種情況,中介再打電話讓我回去我就說我明天沒空哦不好意思然后找其他中介拿工作去了。
?
- 女生想做工地怎么辦 -
有不少女生通過一些方式找到我的微信后抱有極大的熱情問我作為女生要如何進入到工地工作呢,畢竟國內背包客性別比例女生占大頭,我都會很遺憾的說這些Labour招聘的中介都是只收男生的,你們可以試試找找倉庫的工作,工作內容輕松也工資也差不多,而我知道的中介只有ASTAR是招女生的,就像之前所說的這個中介承包了悉尼地區所有H&M和ZARA的臨時工工作很適合女生。
而在澳洲待了一段時間會在路上還有一些工地見到不少舉著一個STOP和SLOW的牌子在工地門口或者大街的施工隊伍那指揮交通,不少是女生,有同事給我說他們的工作內容也就是車來了舉個牌也不用做什么別的,就能拿個28刀的時薪,我就上網搜了一下相關的信息,發現只要上網報個班花300多刀學一天的課程拿個證加上白卡就可以了,然后我也路過一些中介是有做這類型的業務了,工作的英語名稱叫:Traffic Control,需要上的課叫TRAFFIC MANAGEMENT COURSE,我建議如果真的有興趣的朋友先在各大招聘網站搜一下看看最近這份工作的需求程度,然后再去谷歌離你最近可以上這個課程的地方,記得上課的時候好好跟同班的同學以及老師來打聽相關的工作或中介信息。
我這只是給廣大女生們或者感興趣的男同胞們提供一個思路,我確實也不認識做這份工作的朋友,也不清楚28刀時薪的真實性,但以澳洲的尿性來說,真的很大幾率是真的,歡迎第一個吃螃蟹黨來跟大家分享這份神秘的工作。
??進階攻略 | 女生在澳洲工地工作?
?
- 最后我想跟大家說的 -
我當初誤打誤撞真的干起搬磚這活完全是因為不想去餐廳拿個十來刀的工資加上還要干很重的活,到現在依然覺得如果讓我去餐廳后臺洗碗什么的,或者去農場做苦力,第一天就會被老板趕走那種。而且每天來去接觸到的人都會讓這只是拿來賺旅費的工作變得特別有意思,特別是如果你想見識真正的土澳口音,接觸到不同國家的背包客,加上寬松的工作環境,我真心建議大家有機會試試看。當然也不可能會像你想象中的那般美好,你也很大幾率碰到特別坑爹的老板,不太好的體驗,碰到盡快離開就是了,悉尼中介那么多,真的不差這一個,所以把預先的期待放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才能更好適應這個工作節奏。
還有如果大家對自己的英語沒有自信,盡快想辦法提高,如果不熟悉那些工具的詞匯,可以去BUNNING這家專門賣所有工地需要的工具的器材超市逛一下熟悉一下詞匯,我碰到過很多來自歐洲一些國家英語說得很爛也照樣毫無畏懼地工作些,主管是有一定耐心給你們慢慢溝通的,不懂就問,不問主管就問同事,所以臉皮也一定要厚,去試試看逼自己一把進去后口語自然而然很快就能在工作中提高了。
雖然這一整篇文章都在講悉尼的情況,側面說明了在悉尼的工作有多好找,但是不管在哪,套路都是一樣一樣的,但我親身經歷來說就墨爾本跟悉尼橫向對比,在GUMTREE上發一條找工信息,在悉尼一天能接十多通電話,大部分還是土澳人打來的,在墨爾本一天接到了兩通,一個是土耳其的工頭,讓我去做泡沫板,另一個是印度工頭,讓我去做水泥,都被我拒絕了。
如果大家有問題,我建議你們先上網搜一圈看看找不找得到解決方案,然后實在找不到就可以在后臺問我,伸手黨的問題在我這應該是得不到任何回復的,我這篇文章已經盡可能地把我所知道的全部毫無保留的提供給大家了,畢竟我真的不是那種會寫這種攻略的人,但是作為前幾批國內WHVer,相關方面的信息幾乎是空白,我真心希望大家能多做些白工,少碰那些只給十刀的工作,讓這些老板找不到人,畢竟我們漂洋過海飛過來也不容易,不多賺點錢怎么對得起澳洲那高額的簽證費呢。
當然,我腦子里現在還有一堆教大家利用空閑賺錢的歪門邪道,等我體驗過后再慢慢寫出來跟大家分享,記得關注我的公眾號。
?講故事?
"I was did very technical work in Canada,and the pay only higher than I'm here do nothing in construction a little bit "(“我在加拿大從事很技術性的工作的工資只比現在在悉尼工地什么都不用做高一點?!?
一位青旅碰到的加拿大小哥給我說過的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來自世界各地永遠處于缺錢狀態的男背包客紛紛在這片土地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真實的搬磚生活,而我在看到銀行卡里的錢已見底,開始刷信用卡來支付賬單后也義無反顧地加入了這支大軍。
每天凌晨五點起床,工地不遠的話可以睡到五點半。簡單地刷牙洗臉后穿好工地靴和熒光衣再把頭盔掛在包上再把耳機戴上,出門。熱鬧的搖滾樂能幫助喚醒部分還在沉睡的身體,而另一部分則需要一杯咖啡,得益于龐大的建筑工人顧客群體,大部分咖啡店六點就開業了。接著走到火車站,車廂里大部分都是一樣裝扮的工友,正常工地的工作時間是早上七點到下午三點半,除去半小時午飯時間有八個小時的工時。
到了工地后把準備好的午餐放冰箱里,就去問工頭今天的工作內容。這份工作英語是叫Labourer,中文叫雜工,意味著你工作的內容就是沒啥技術含量的體力活,沒有經驗的labourer跟有經驗的區別就在于會不會正確使用像手提鉆,切割器等等這些Power tools。工作時而輕松時而辛苦,輕松的工作如清理工地,按電梯,,敲敲釘子等,辛苦的工作有重物搬運,真實的搬磚,或者用手提鉆一整天等。
澳洲在法律上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工地工人的安全,在工地工作最低要求是要先通過白卡課程,,進入工地最低標準三件套是熒光衣,鋼頭鞋和頭盔。
之前的人生確實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會從事這類工作,之所以會選擇做這件事的原因也純粹是為了賺錢,平均下來一天八小時可以賺到一千塊錢的人民幣,一周五天就能輕松超過國內大部分人的月薪。相比之下悉尼大部分餐廳給出的時薪只有工地的一半,可能會同樣辛苦的情況下我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錢多的那份。加上這份工作是沒有什么成長性,對于澳洲本地人來說是沒什么吸引力的,這就出現了一個很大的缺口,而對于大部分賺夠錢馬上去旅行的背包客來說再適合不過。據我所知西方國家的男背包客在悉尼大概有七成以上在工地工作。
第一次正式工作前我是已經做好戰死沙場的打算,結果到工作現場后主管就叫我把這些磚頭搬到二樓去,之后就是用jackhammer拆游泳池,一天下來其實挺累的,但由于我嚴重高估了工作的辛苦程度,一天下來倒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誰知事后總結起來這算是我幾個月來最辛苦的工作之一,大部分還是可以稱得上輕松愉快的,經常有主管看了一圈完全沒事情干,就讓我拿個掃帚清理下本來就已經很干凈的工地,無聊到同事給我說: This job hardest part is find something to keep you busy to make time go faster.
由于我的大部分工作來源于簽約中介,并同時簽了四個不同的中介確保每個工作日都能有活干。大部分都是短期性質的,一般都是一個工地工作幾天就換另一個工地,頻繁的時候甚至會出現一個星期在三四個工地的情況。這讓我在短時間內接觸到大量不同的人,從他們的百態人生路過于我而言是一件很新鮮的事。
這個世界最好的天使老板
大概是我上輩子做了不少的好事,第一份來自中介的工作就碰到了我的天使老板S。
S是一位身形高大,大大咧咧,幽默風趣又樂觀的澳洲人,工作幾年后成立自己的公司,業務范圍非常廣,主要處理或翻新各種房屋的問題。
第一次見面就問我想不想以后一直待在澳洲,我說還不知道呢看看一年后怎么想吧,然后他接了他女朋友的電話聊了幾句后介紹了我然后說Nick不知道他以后想不想待在澳洲后偷偷跟我說他女朋友Grab his ball。
之所以稱他為天使老板,是因為他對我真的是超乎想象的好,跟他坦白說我完全沒有啥經驗的時候他說沒事,你英語好,好溝通就行了其他我可以慢慢教你。然后告訴我在工地工作的秘訣,會讓我在火車站等他接送,盡可能地多讓我給我工作,經常請我喝咖啡午飯,有時候結束還會帶我去喝酒,最可怕的是會變著花樣找理由給我加工資,套路是:哎呀今天表現這么好我給你多發點錢吧……
跟他工作這段時間是我在工地這幾個月里最好的回憶,其他工地的工作幾乎都是要么無聊要么累沒有任何技術含量,而給S工作的第一天就是完善他設計的超重型大門,涉及使用各種各樣的工具他都會一個一個教我怎么使用。加上他是真的把我當朋友,跟我分享生活的趣事煩惱,給我介紹悉尼的另一面,從他口中我知道了妮可基德曼結婚的教堂,希斯萊杰生前的住宅,看新年煙花的最佳地點,悉尼特殊地理位置讓澳大利亞免了好幾次戰爭,甚至偷偷告訴我邦迪某酒吧N年前每周五的五十刀包含一次特殊服務的漢堡。
有一天下午工作是去他家車庫整理他那亂得不行的車里的工具,花了幾個小時把車里的所有物品拿處放到地上后分類,再整齊的裝回車里。他說這件事我只敢讓我做,因為他完全信任我。那天結束后他送我去車站然后取錢給我發工資,給了三百后又再另外拿一百給我說這些錢拿去在跟朋友公路旅行的時候買點好吃的。我沒告訴他的是那天是中國的中秋節,結束后我愉快地拿這筆錢去請朋友喝酒去了。
最讓我動容的是某天他載著我過悉尼海港大橋的時候跟我說:“我每天都會開車經過海港大橋,但是每一次看著這橋的時候我都會感嘆,這座橋真的是太美了?!?/p>
還有一天他一直在打噴嚏,我問是不是感冒了,他說他昨天忽然想給女朋友買一束花,沒有任何理由,就是想給她送花,結果他女朋友非常高興,但這花害得他鼻子過敏一直打噴嚏,他就想把花丟了,他女朋友當然不愿意還找了個漂亮的瓶子裝了起來。
他在給我講述這些的時候又打了幾次噴嚏,氣的他罵了句臟話然后表示今晚回去就要把那束花丟了。
我在澳洲從未見過一個人像S這樣樂觀,性格直得可愛,熱愛生活,極其真實的人。我跟朋友形容S的時候說了一句:我覺得我這輩子都碰不到像他那樣好的老板了。
那些工地里的巴西人
有時候在中介沒有工作的時候也會上網找一些短期的黑工,做這些黑工的時候會碰到一大幫巴西人。因為巴西沒有打工度假簽證,所以他們都是通過語言學校拿的學生簽證待在澳洲。而學生簽證在澳洲每周只能合法打工二十小時,加上他們都并不富裕,除了每周的生活支出還要兼顧并不低的學費,當中還有一部分人肩負著家庭的重擔,所以他們額外需要這種工作機會來填補空缺。
他們大部分英語并不好,每次跟他們交流都磕磕絆絆,他們每次都樂呵呵的,工作認真踏實,而那段時間剛好是巴西奧運會,主動和他們提起這件事,他們會不好意思地說辦得并不是很順利呢。
工地的主管的態度是會看誰工作認真努力而來給更多的工作機會和時數,而他們這種憨厚老實的性格是這類公司最喜歡的,我壓根不在乎失去這工作所以是屬于會找機會偷懶那類人,所以后來就漸漸地不再給這公司工作了,有次介紹朋友去那工作。朋友回來給我說跟他們提起Nick,他們都記得我,就是那個很懶的中國人啊。
印象最深的是里面有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巴西人,也是拿的學生簽證,平日的二十小時在IT公司工作,也是為了高額的學費偶爾會來做這類的工作。他跟我說:我們國家的人在澳洲大部分都在工地工作,他們都沒有自信去找其他類型的工作,也不知道怎么去找,我希望這種現象可以盡快改變。
那些剛滿18歲的歐洲年輕人
工地上還有類人渾身散發著年輕的朝氣,他們大都來自歐洲,高中剛畢業,大部分這個年齡段的人都處在一個對人生非常迷茫的階段,他們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學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想不想上大學。于是他們飛向地球的另一端開啟一段自己都不知道為時多長的間隔歲月。
這類人如果在青旅,對我而言是比較可怕的存在,這個年紀是歐美青少年人生中最party animal的時刻,特別是一些沒啥自控力的,酒精一上頭真的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
而在工地碰到的這群人跟我在青旅碰到的很難劃上等號,他們會眉飛色舞地給我講他們的旅行計劃,在農場里的工作體驗,澳洲其他城市的生活,心愛的姑娘等等。也會主動說出自己對未來的迷茫,尤其是那些來自只有千人左右的小鎮的,不知道經歷了澳洲一年的洗禮是否還能再回到那種平淡的人生。
我在他們這年紀也是一樣的情況,迷茫中就去了大學,學了自己并不太感興趣的專業,所幸的是四年里極度地開闊了自己的眼界,模糊地探索到了以后人生的方向,找到了會跟隨一生的興趣。但是如果放到當初一樣的起點,我可能真的沒法像他們那樣毫無畏懼地跑到澳洲來尋找方向。
工地里負責抹灰的中國人
在工地里一個多月來從來沒碰到過一個中國人,直到有一次一口氣碰到一隊承包那個工地抹灰的中國團隊。隊里還有兩位大姐,我主動幫她們搬了些東西和幫他們翻譯跟負責人的對話,一整個團隊里幾乎都不會說英語,主要的溝通任務是他們的老板,但一般都不會在現場。
他們中有的拿的工作簽證,有些拿著家屬簽證,還有通過旅游簽證過來轉難民簽證的,我專門問了那位大姐以什么理由申請難民簽證的,她說就是在中國無法生活下去了唄。而我給他們說了我是自己一個人來的后,他們都表示很佩服甚至有點擔心我,我笑著說我才佩服你們呢,我至少可以說這個國家的語言,我要是跟你們一樣的基礎我可能真的不會有勇氣做這件事。他們笑笑,彷佛想著好像是這么一回事。
午飯休息時間時我聞到了一陣米飯的香味,正尋思著這香味的來源時發現了一個電飯煲還有他們自帶的微波爐。大概是那位大姐看出了我那還沒流出來的口水,爽快地邀請我一起吃。對面這種好事,我的內心是想著千萬不要搞什么假客氣,我笑笑說好啊,然后偷偷把昨晚準備的三明治藏了起來。
于是那天的午飯我吃到了小雞燉蘑菇還有咸菜配熱乎乎的米飯,這可能是我現在看到三明治就想要吐的導火線。午飯時還聽著他們嘮叨著家常,互相打趣,是個挺有意思的大家庭,很可惜在那個工地我只工作不一天第二天就換地方了,那是我第一次也應該是最后一次見到他們吧。
活得很任性的澳洲白領
兩個多月來的工地生涯早就練就了一眼就看出哪些人是本地人,哪些是背包客甚至可以猜出是哪個州的。只有一次在我猜Khan大概是東歐某個國家的時候他告訴我他是本地人,因為他媽爸是嬉皮才給了他一個如此非主流的名字。
我饒有興趣的問他為什么跑來工地做labourer呢?本地人在工地一般從事做其他專業性更強工資也更高的工種,像他這種不是背包客又是labourer真的很難見到。他告訴我他前幾年一直在辦公室當白領年薪也不低,只是自己有一天忽然想從事體力性質的工作不想整天坐在辦公室里就辭職開始做labourer了。
這事在國內的傳統觀念可能看起來不可理喻,但在澳洲這個地方對體力勞動者來說完全沒有任何的歧視,加上工地里的平均時薪是可以碾壓大部分服務行業和辦公室白領。我們都愛拿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調侃為搬磚,潛意識里是把搬磚這件事當作工作鏈的底層吧。而Khan這種說搬就搬的任性是只有在只用對自己負責的人生才能擁有的特質吧。
現在我已經脫離工地生活一段時間了,也沒有想過再回去了,但回想起這段經歷是我從未想過的人生,有點苦澀也很有意思,真正寶貴的還是這幾個月來所接觸到的這些大量形形色色的人,他們大大地豐富了我對不同圈子的人的認識,寫出來的也是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人生向來擁有許多不一樣的可能性,而工地里辛苦打拼的他們,我在路過這段時間里,他們不再是電視上網絡上新聞報紙上所渲染的形象,他們就活生生地在我面前帶著喜怒哀樂陪著我走過了人生的一小段路。就此以這篇寫了幾個月才完成的文章向這幾個月的搬磚生活說再見。
結尾的分割線
▼?
「特約作者」
?Nick
腦子里有一堆教大家利用空閑賺錢的歪門邪道的打工度假er
等我體驗過后再慢慢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記得關注我的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rockrocknroadroad ?
?
ERTLAND
About ertland
專業 值得信賴
ertland | 做打工度假er代申請路上的守護者
Contact us
280861484@qq.com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者投稿、合作意向請給我們寫郵件吧:)
友情鏈接